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 ,权威,专业,及时 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近日,中国基金业协会已不再接收新增的 DMA(Direct Market Access)策略产品备案,还要求私募基金承诺做到“三个不新增 ”:不新增合约、不新增投资人 、不新增募集规模 。
华南一家券商机构业务人士证实了该消息 ,并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:目前正在逐步清理此类到期产品,非私募管理人自营的资金(即向个人投资者募集的资金)也在退出,相比高峰时期规模估计已砍了一半 ,但对存量业务的杠杆要求还是按照此前约定执行。
经历了微盘股踩踏和监管收紧,DMA 量化业务规模正在迅速萎缩,该策略曾经倍受私募管理人和投资者追捧 ,也一度为券商自营带来十分可观的利差收入。随着 DMA 业务缩量,部分券商衍生品业务和量化私募逐渐回归传统中性策略 。
DMA 策略业务正在清退
日前,中国基金业协会不再接收 DMA 策略的新增产品备案 ,还要求量化私募基金承诺在 DMA 策略产品做到“三个不新增”:一是不新增新的合约,即涉及到 DMA 策略的收益互换到期后不再展期;二是不新增投资人,即过往未投资过 DMA 产品的投资人,不允许向其出售 DMA 产品;三是不新增募集规模 ,即保持 DMA 策略存量规模不变,不再新增。
华南一家券商机构业务人士证实了该消息。DMA 收益互换业务券商很少向个人投资者推荐,最早还是与私募机构自营产品合作 ,但去年市场表现对多头策略不利,而 DMA 有量化对冲手段,当时微盘股的超额收益胜率更大 ,加上杠杆更高可以达到 1:4,收益率一度非常诱人,吸引了很多投资者扎堆 DMA 策略的量化私募产品。
券商中国记者获悉 ,目前正在逐步清理 DMA 策略到期产品,而且非私募管理人自营的资金也在清退,即使介入较晚的投资者也不得不退出了 ,但对存量业务的杠杆要求还是按照此前约定执行 。
“现在不能再新增,只有存量产品了,规模相比高峰时期估计砍了一半。”上述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,过去 DMA 策略多头和空头实际上并不完全对冲 ,最后暴露了风险敞口,以后私募量化产品可能大概率回归传统中性策略。
券商非方向性自营收入丰厚
DMA 本质上是一种收益互换,私募管理人通过和券商合作 ,交纳保证金之后获得融资加杠杆,并借用券商自营席位进行交易,杠杆通常在 2—4 倍 。该策略曾经倍受私募管理人和投资者追捧 ,也一度为券商自营带来十分可观的利差收入,融资利率大概在 3.8% 左右。
一家头部券商资深自营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:“券商自营的资金成本可能就 2.8%,跟量化私募合作 DMA 策略的融资利率是 3.8% 左右 ,最早利率可以达到或超过 4%,后来竞争激烈下降了,目前普遍不到 4%。 ”
如此算下来 ,该业务不仅可以为券商带来交易佣金和手续费,还能带来几乎无风险的利差收入,比如规模 100 亿元就能赚 1 个百分点的利差,即 1 个亿 。因此这种非方向性的自营业务 ,2023 年为券商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。即使在 A 股市场表现欠佳的情况下,券商自营业务依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,部分原因即得益于债券市场的投资收益 ,部分也得益于这种非方向性业务的开展。
不过,部分券商由于资金成本较高且自有资金有限,很难支持 DMA 策略业务的发展 ,尤其是中小券商,交易系统和服务能力无法跟上需求,目前 DMA 业务规模较大的主要是大中型券商 。
衍生品业务仍是发展重点
随着监管政策收紧 ,转融券 T + 0 转为 T +1,许多量化策略面临转变,不管是私募还是券商自营 ,可能会更多地回购传统中性策略,毕竟股指对冲仍然是有效的手段。同时,衍生品业务仍是未来几年券商的重点发展方向,尤其是客需型业务。
申万宏源证券执行委员会成员李雪峰(金麒麟分析师) ,曾撰文倡导券商传统自营向“交易型投行”转型,其中就提到建设交易型投行的核心主要有两点:一是坚持本金投资的“非方向、低波动、绝对回报”,二是确保优先做大做强客盘交易业务 。
过去 ,券商自营业务的方向性投资(看多或看空)受市场影响波动非常大,头部券商都在尽量平滑业绩的周期性波动,像 DMA 策略这种合作模式就属于客需型的非方向性业务;但在当前规模收缩的情况下 ,需要转而大力开拓场外衍生品 、做市交易等其他业务。
据李雪峰上述文章所述,在 21 世纪之初,高盛的交易部门净营收中客盘交易仅占三到四成。“沃尔克法则”(美国《多德 - 弗兰克法案》中的重要内容)出台之后 ,客盘交易业务的重要性不断提升。到 2021 年,高盛的客盘交易业务营收占其交易部门的 75%,占该公司总营收的 29% 。目前 ,美国投行的客盘业务占该公司总营收比重普遍高于 20%,已成为重要的营收支柱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